【 LF – Issue 】看見孩子「無聊」背後的恐懼

躲在桌子下的孩子

/其實不是不愛學習,只是缺乏自信

某次,一位孩子在寫習題時,突然躲到桌子下,怎麼叫都不出來。「為什麼孩子會突然沒來由地躲到桌子下,發生了什麼事?」

很多時候,我們看不懂孩子怎麼會突然有這些舉動,背後隱藏的原因往往來自孩子沒有表達出的情緒。「學校老師總是打電話告狀孩子不乖,孩子回家也不開心,但也問不出為什麼。」接收到媽媽的求救,老師們開始觀察孩子上不同課時的反應。

“ 孩子有沒有自信,攸關他們在學習上能不能順利吸收資訊,更影響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及社交狀態。”

但缺乏自信的孩子,不一定會直接顯現出來,要如何察覺孩子的狀態,儘早發現並引導協助?這時候對孩子的日常觀察和充分對話,以及與孩子關係的建立就更重要了。

聽懂孩子的心聲

/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我不會?

某天,孩子突然小聲的問:「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不會?」「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?」原來孩子覺得老師們的任務都是來學校考他們會不會。

孩子想的和你不一樣

孩子的認知其實和大人有落差,但我們常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知道、孩子懂。越來越大的落差,容易讓孩子產生大人不理解自己、或是容易把問題歸咎成自己的責任,認為『一定是我自己學不會。』從而打擊孩子自信。

看見「無聊」背後的恐懼

根據老師們的觀察,有些孩子沒自信時,下決定前會猶豫,或一直想問大人意見,得到認可後才敢做。「好無聊,我不想寫!」、「我不想玩!」這些表現的背後原因可能是不敢向別人表達弱點、害怕面對失敗。

幫助孩子創造成功經驗

每個孩子顯現不自信的狀態和方式不盡相同,當老師們注意到疑似訊號時,會先以問問題、猜原因的方式,循序漸進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表現,「你是因為很難不會寫,所以覺得很煩?還是因為講太快沒聽清楚,所以不知道怎麼做?」釐清狀況後,幫助孩子調整,給予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事情、創造孩子的成功經驗、建構起自信心,讓孩子比較願意挑戰或嘗試未知事物。

讓孩子相信自己做得到

「如果你覺得難,我可以幫你把難的變簡單,或是陪你嘗試,不用擔心做錯會被罵。」這會是一段長時間的調整,老師們從旁協助,提供解決辦法或建議,讓孩子練習思考和選擇。

當他們發現自己做得到、看見自己的成長,因為缺乏自信所衍生的問題,也就會迎刃而解。

最新回應

尚無留言可供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