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心理師聊療天 】鄭翔好: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——
培養孩子「同理心」: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——
『同理心』是指能夠「設身處地」站在他人的立場了解想法、體會他人的感受,並能夠展現關懷、安慰與互助行為的能力。「同理心」是「社交技巧」重要內涵之一,有些孩子較能同理他人,對同儕的感受較敏銳,不僅能增進孩子與人情感連結,有益人際關係,也能幫助朋友緩和情緒。有些孩子較難同理他人,他們想說就說、想做就做,缺少認真思考哪些言行舉止對他人帶來的影響,較自我中心。
如何發展「同理心」?
(1)示範以言語標明「事件/情境」與「情緒」,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。
句型:「當___ (描述事件、情境),我覺得______(情緒詞彙)。」
(2)「幫孩子標明情緒」,用語言幫助孩子辨識、標視自己情緒。
句型:「當_____描述事件、情境),會讓你覺得___(情緒詞彙)嗎?」
(3)邀請孩子觀察身邊親近的人,並進行交流討論: 「他今天看起來怎麼樣?你認為他的心情與感受如何?你觀察到什麼讓你做出這樣的假設?你覺得他可能有什麼需要?」
鄭翔好 諮商心理師
現任
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心理師
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心理師
Lucas & friends 家長共讀會講師、教師教育訓練講師
資歷
雙寶媽咪,自組親子共學團。具幼兒、兒童青少年、親子諮商與親職教育十多年經驗
實體/線上帶領課程:《好好老師—做孩子的『情緒教練』系列》《愛在疫常日子裡~父母自我關照與支持團體》
專長
- 原生家庭議題與重建自我概念
- 情緒覺察與壓力調適
- 情緒教養與親職效能
- 幼兒、兒童青少年與親子諮商
- 初為人父母自我關照與成長 (婚姻調適、產後憂鬱、角色關係)